深圳“10+1”区最新定位及重点项目分布地图出炉,数字化制造产业加速发展
日前,中共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》。根据《规划纲要》制定的目标,到2022年,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,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。到2035年,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,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。
《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,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、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,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,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。深圳将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,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7个领域重点投入,并列出了“10+1”区在大湾区建设中的不同定位。
7个重点平台: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、光明科学城、深港口岸经济带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、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、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合作区。
7个重点领域: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;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;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;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;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;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;紧密合作共同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提升深圳国际化水平。
“10+1”区定位及重点项目如下:
资料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
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、深圳市、珠海市、佛山市、惠州市、东莞市、中山市、江门市、肇庆市,总面积5.6万平方公里。伴随着近年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,高端制造业、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,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。2019年广州、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40.15万人和41.22万人,占同期珠三角核心区常住人口增量的55.73%。
备注:肇庆暂未公布2019年人口数据
数据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
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,是中国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、区域金融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。初步核算,2019年全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.09亿元,比上年增长6.7%。
数据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
目前,深圳已经形成四大支柱产业,同时战略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共同发展。四大支柱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现代物流业、金融业;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、绿色低碳产业、生物医药产业、数字经济产业、新材料产业、海洋经济产业;未来产业包括生命健康产业、航空航天产业、机器人产业、可穿戴设备产业、智能装备产业。
数据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
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下,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正在向生态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、平台化及多业态融合的方向变化与重构。
深圳制造业的再一次复苏,率先拉动区域经济复苏,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全产业链湾区迈进。与此同时,展会的召开,给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。在6月11-14日,第23届济南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(新馆)成功举办,展览面积超6万平米,汇聚700余家国内外机床工具品牌参展,展会规模创历届新高。
展会现场共吸引专业观众79103人次到场观展,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55.7%,金诺首创线上观展+线下体验双线融合会展新模式,通过金诺云展直播在线云观展流量超103万,吸引大量观众到场参观采购,成功实现了新突破。
作为2020年中国北方地区机床工具行业首展,济南机床展得到了各界的关注。在4天的展期内,来自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天津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专业观众组团参观;中车四方、富士康、航天工程装备、三一重工、东风汽车、通用电气等企业组团洽谈采购,展会现场供需两旺,成交火爆!
双线融合会展新模式,成功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融、双向赋能,全面提升运营效率。作为金诺会展的战略发展目标,也将引领未来会展行业新发展!
接下来,金诺机床展将继续坚持双线融合会展新模式,充分发挥线上云展+线下展的双重优势,结合金诺大数据精准邀约、线上线下宣传推广覆盖,全力备战华南国际机床展览会。在双线融合会展新模式下,让更多高端供需采购对接在宁波机床展充分得到满足。